
PRESS RELEASE
2023年7月19日, 台北
富士通《2023未來洞察全球永續轉型調查報告》
揭示永續轉型四大成功關鍵
1800位決策者參與調查,評估2025年至2030年的永續轉型現況與技術前景
富士通公布《2023未來洞察全球永續轉型調查報告》,該報告旨在了解永續轉型(1)的現況與全球趨勢,針對九個國家、1800位決策者進行調查並公開結果。
在與牛津經濟研究院合作下,本次已為第七次永續轉型調查。我們持續探討永續轉型現況,包括數位轉型如何促進實現永續目標。根據此次調查結果,富士通提出永續轉型的四大成功關鍵,並公布各行各業透過數位化驅動永續轉型的現狀,以及2025年至2030年間技術前景。
此調查結果將幫助富士通以 Fujitsu Uvance的核心理念與系列解決方案,同客戶攜手應對永續挑戰。
永續發展帶來商機
如今,氣候變遷和地緣政治緊張等環境、社會永續挑戰相互影響,對企業的衝擊更勝以往,凸顯組織必須立刻採取行動。富士通與牛津經濟研究院合作進行此次調查,以清楚闡明永續轉型的現狀和成功關鍵。
調查結果重點歸納
1. 永續轉型的現況
調查結果顯示,僅8%的組織致力於實現永續發展,其提高組織能力、執行策略,並實際獲得成果。儘管許多企業的領導人認為轉型成為環境、社會創造價值的組織至關重要,但他們同時衡量挑戰既複雜、設計規模又龐大,故推動變革勢必歷經艱難。故,調查結果發現,許多組織並未全面實踐、才剛踏上永續轉型之旅。

2. 永續轉型四大成功關鍵
調查分析永續發展領導者所具備的特徵和其採取的行動,確認永續轉型的四大成功關鍵:
(1) 以永續發展為目標的領導力
(2) 通過開發人力資源、促進多元和包容性,促進客戶和員工相互理解
(3) 將永續發展與公司業務整合為一
(4) 推動永續與數位化相互合作、發展的孿生方案(twin approach)
例如,89%的永續發展領導者基於目標發展、改善或退出新業務。另一方面,僅有45%的非領導者從事以目的為導向的事業管理。
3. 科技加速永續轉型
調查揭示永續發展領導者皆積極推動數位轉型,並在數位科技上有較高的組織能力。例如,84%的永續發展領導者擁有具備數位轉型技能的職員;79%的領導者運用敏捷開發等先進方法;而78%的領導者則使用數據和數位科技轉型其業務流程。
調查報告也顯示,約80%的永續發展領導者認為自動化、體驗、創新、韌性和信任等五個關鍵面向對於數位推動的永續轉型至關重要。同時,調查還按行業別探討這五個面向的永續轉型狀況,和2025年至2030年間的技術前景。例如,約有三分之二的受訪者已經開始運用AI執行自動化任務,提高員工的生產力和工作體驗;而預計到2030年,42%的受訪組織內將有逾半數的業務,會是透過人與AI共同合作完成。
調查概述
- 調查時間:2023年1月
- 調查國家:澳洲、中國、法國、德國、日本、新加坡、西班牙、英國、美國
- 調查國家:澳洲、中國、法國、德國、日本、新加坡、西班牙、英國、美國
- 調查方法:匿名在線調查(共1,800份)和訪談(22個)
- 注1永續轉型:
為求帶給環境、社會、經濟良好影響而進行的事業變革,例如:透過持續監控以達到降低能源使用量與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導入端到端可追溯系統以減少廢棄物。
相關連結
富士通對永續發展目標的承諾 (SDGs)
聯合國於2015年宣布永續發展目標(SDGs),
作為2030年前,世界各國努力推動永續發展的指導方針。
而富士通的宗旨——“透過創新建立社會信任,使世界得以邁向永續。”
即是因應SDGs立下的承諾:富士通將致力實現永續發展目標,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關於富士通(Fujitsu)
富士通(Fujitsu)是世界領先的日本資訊通信技術(ICT)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技術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在全球擁有約124,000名員工,客戶遍佈世界100多個國家。我們憑藉在ICT領域的豐富經驗和實力,致力於與客戶攜手共創美好的未來社會。富士通集團(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6702)截至2022年3月31日會計年度的合併收益為3.6兆日元(320億美元)。如需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fujitsu.com。
關於台灣富士通(Fujitsu Taiwan)
台灣富士通為富士通集團台灣子公司,提供客戶整合先進科技、解決方案與服務的IT專業產品與技術。主要事業群包括系統整合、電腦週邊產品與國際採購中心。系統整合事業群提供伺服器平台產品、商務資訊設備、系統解決方案、先進科技解決方案、以及IT資訊服務。電腦週邊產品則涵蓋筆記型電腦、印表機以及掃瞄器等產品。如需更多資訊,請瀏覽:www.fujitsu.com/tw/。
聯繫窗口
台灣富士通行銷企劃處
戴郁芬
電話號碼: (02)2311-2255*5818
E-mail: infoTW@fujitsu.com
【本篇新聞為Fujitsu Limited 於2023/6/6發布之新聞稿摘要】原文出處
此處提及的所有公司或產品名稱均為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標或註冊商標。本新聞稿中提供的資訊在發佈時準確無誤,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