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Fujitsu

English | 日本語

China

存档内容

注意:该页面为存档页面,其内容可能已过时。

个性化的十年(1980-1991年)

现在,提起计算机时,大部分人脑海中首先映现的是个人计算机。 然而最初人们讨论计算机时,往往指的是大型主机和用于商业的大型计算机。 富士通原来的重点也在这些大型商业计算机上。 但是,随着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出现,情况发生了改变。

Photo of FMV

在20世纪80年代,基于IBM架构的个人计算机成为了主流,因为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公司生产兼容IBM PC/AT的机器。 在20世纪90年代,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它使个人计算机可以执行很多之前只有大型计算机才能处理的任务。




然而,富士通仍认为商业和公共机构的大型主机才是计算机的主流。 个人计算机的重要性并未及时被认可,从而导致公司在发展个人计算机方面起步较晚。

1981年,富士通发布了其首批个人计算机,包括FM-8和FACOM 9450,并在之后的1989年推出了具有图像处理能力的FM TOWNS。 尽管这些计算机有庞大的粉丝群,但是因为与IBM不兼容,导致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失去了不少市场份额。

1993年10月,富士通改变了策略,并发布了第一台IBM PC/AT-兼容计算机。 1995年发布预装所有必备软件的FMV系列计算机,成为富士通个人计算机业务的转折点。 富士通旨在凭借FMV成为个人计算机市场的主要运营商。

因此,富士通选择了再次冒险,放弃商务计算机业务转向个人计算机市场。 当时半导体部门的巨额利润为富士通实现此次转变提供了保障。

在此期间,富士通在通信领域也取得了突破。 1984年,富士通引进COINS(企业信息网络系统)服务,帮助和支持企业网络。 次年,日本的通信行业管制放松,让企业建设自己的通信网络。 对公司来说,这提供了改善操作效率的契机;在投资自己的网络后,公司可以省了后续每月昂贵的通信费用。

1988年,新加坡的商业ISDN服务开始使用富士通的FETEX-150数字交换系统。

返回富士通大事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