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Fujitsu

English | 日本語

China

存档内容

注意:该页面为存档页面,其内容可能已过时。

富士通转型集中发展软件集成服务

——访富士通(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武田春仁

2002-05-15
0515_1

富士通(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武田春仁

富士通是日本最大的IT公司,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IT服务公司,全年销售产值近500亿美元,排在世界500强的第52位。富士通早在70年代进入中国,一直致力于通信、信息设备生产、软件开发以及技术人才的培养等。软件服务、计算机(包括大型机和微机)、通讯和半导体是富士通的支柱产业。

经济的不景气为转型提供了良好时机

中国经营报:富士通是日本最大的IT公司,面对整个IT行业和日本的经济不景气,富士通如何来应对?

富士通:现在IT行业不景气,的确不利于IT公司的发展,但是我认为大环境不好的时候,也正是一个公司重新调整经营战略、改变经营方针的好时机。在富士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富士通就曾经利用大环境不理想的时机成功地完成转型,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富士通成立之初主要是做通讯的交换机,后来通过转型变成了综合性的IT公司。而这次转型恰好赶上日本信息产业的上升期,因此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里,我们最好成绩排在世界500强的第40多位。

中国经营报:富士通进入500强是因为及时转型的原因吗?

富士通:我们之所以能够进入世界500强,与我们的及时调整有很大的关系。当时IT产业正处于极大发展的阶段,我们有非常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我们有几十年的通讯基础,从科学技术角度讲,通讯产业与IT产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我们很容易从单纯的通讯厂商转变成一个综合性的IT厂商,其中包括通讯、计算机、信息处理,还有软件集成服务等等。转型之后,现在我们近500万美元的产值中,有40%是软件服务,有30%左右是计算机(包括大型机和微机),通讯的产值只有20%,剩下的10%是半导体。

中国经营报:公司在二十年以前由通讯产业为主的公司转变为综合性的IT公司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那么公司现在如何转型呢?

富士通:现在从IT产业的大环境讲是不景气,但是也不是IT产业里面所有的行业都不景气。比如说,在日本市场,我们的硬件产品、服务器和PC的价格在下降,利润越来越薄;我们的半导体竞争也非常激烈,出现了大的亏损,但是我们在软件集成服务这一块业务,我们的销售业绩非常好,保持了很好的利润,所以综合起来,亏损可以弥补过来,亏损额不是很大。因此,我们需要调整,让自己的优势继续得到保持,通过调整就是增加自己的体力,参与下一个阶段的竞争。具体来讲,我们认为自己的长处是在软件集成服务这方面业务,所以我们利用这个机会在硬件上做了大幅度的调整。比如,我们关闭很多生产硬件的工厂,裁掉了很多的员工,但是我们与美国公司的裁员是不一样的,我们花了很大的资金用来培训这些员工,使他们成为我们的软件工程师,因此我们所需要的费用更高,比我们裁员所需要的费用更多,这也是我们上一年度亏损的主要原因。

富士通原来是IT的制造厂商,现在利用转型的这次机会,我们要变为一个IT的服务厂商。为什么要这样转型呢?我可以举一个产品的例子,比如我们在中国发展的二十年,中国只是一个单纯产品的制造厂商,只要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良好的价格,就可以进行销售了。但是,现在中国不仅仅要使用一个单独的产品,同时它还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方案,包括银行在内的很多客户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要与通讯结合,还要软件包,因此在中国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机会,把我们的事业重新整合、重新合并、机构的重新调整。

最早提出:我们的客户的客户就是我们的客户

中国经营报:现在软件市场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你们有什么优势和它们竞争?

富士通:现在从事开发软件的公司大多像微软这样的专业公司,它们生产各种软件包,操作系统和运用程序,我们称他们作专业的厂商,就是在IT这个领域里面某一个专业,它做得很好。

富士通公司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产品的厂商,我们是一个综合性的厂商。我们跟这些专业的厂商相比,他们只是提供数据库,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数据库,我们还可以提供硬件来利用这个数据库,我们还有其他的各种各样应用程序,我们可以全部包下来,那么客户就不用担心你使用数据库是好还是坏。比如一个公司你不用担心你使用的财务系统好不好,你只要将自己本身的业务做好就可以了。这个业务里面所需要的所有IT的服务,我们可以全部包下来,这是综合性的第一点。

第二点,比如银行,银行里面的每一个人不一定都会很好地运用计算机,我们提供一个数据库,还提供业务咨询,而且我们不仅具有IT方面专业知识,还懂得银行业务。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更新的服务。比如客户要做网上银行,具体怎么运行,怎样建立数据库,我们可以提供这方面很多的咨询,告诉你怎样建立网站,如何运作网站,运作网站要提供哪些服务,这些服务如何跟银行本身原有的这些客户的服务来接轨等等。这种综合性的服务就是我们的长处。

中国经营报:现在IT产业的趋势,就是由技术导向转变为客户服务导向,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要这样转变的?

富士通:我们在日本很早就有了这样的转变,我将日本的计算机使用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时候,我还是用银行的这个例子,原来所有银行的各个业务,都是用算盘计算的,后来导入了计算机来节省人工,我用算盘算一天,我用计算机半个小时就可以算出来,目的很简单,就是节省人工运作的时间;70年代末,80年代就进入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干什么?除了节省时间、数据的计算以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来提高整个业务的效率。银行有很多服务的窗口,每个窗口银行都要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为客人提供存款、取款的服务。但是如果开设了一个自动存取款机,不但可以存取款,还可以贷款,也就是说一台机器取代一个窗口业务员的费用,这是第二个阶段;从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中期是第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不仅利用机器取代人工,整个银行的经营、判断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做分析,它可以帮助银行计算出很多的数据,每天贷款额是多少,存款额是多少等等。每天计算机可以把银行所有的业务做综合性的分析报告给这个银行的经营者来看,现在整个市场的行情怎么样,银行今后的经营方针是什么样,这是第三阶段,也就是这些计算机已经可以当公司老板的助手;现在已经进入第四个阶段,就是说不管是银行还是大企业,仅仅通过计算机的分析来帮助企业作经营判断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了,还要对客户提供服务。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我们的客户的客户就是我们的客户”。你想给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也就是我们要帮助你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比如我们在为一个通讯的运营商提供服务的时候,它只要告诉我它想要为自己的客户提供什么服务,让客户满意就可以了。

中国经营报:富士通是随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还是由你们引导的这个趋势呢? 富士通:基本上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体会到这种趋势,我们就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在1991年提出了这个口号,就是我们的客户的客户就是我们的客户。

用一成的销售额作为研发基金

中国经营报:在IT这个行业,非常容易产生奇迹,比如思科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里,就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一个IT公司也许就抓住一个机会,就迅速发展了。因此换一个角度来讲,富士通的竞争对手也很多,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冒出来一个,那么你们怎样来保持现在的优势?

富士通:看看50年前500名单和20年前500强的名单,再看看现在500强的名单,大部分都更换成新的了,这表明什么?过去一个产品的发展周期可能有10年、20年、30年,但是现在的科学进步非常快,一个产品可能只有3年、5年的生命力,甚至更短就要被新的产品所取代,科学发展非常非常快,因此如何赶上这个速度,这是一个企业能够生存的重要因素。

因此,富士通一直认为新产品的研发是我们得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我们拿出这么大的比例作为研发基金,这就是原因之所在。富士通一直都是非常注重研发的,我们一年的营业额大概是500亿美元,其中我们用做研究开发的费用几乎占了一成,也就是将近50亿美元是用做研发的。在大公司里能够用一成的费用做研发基金的并不多见。我们现在设有四个研发中心,最主要的是在日本的研究开发中心,其他三个是海外研发中心,一个是在美国,一个在欧洲,第三个就是1998年设在中国的研究中心;第二点就是公司时刻都要具有危机意识,我们今天这个产品做得很好,也许明天就要被更换掉,如果一个公司没有危机感的话,公司不可能长期生存下去。此外我们还有不断强化自身的优势,虽然我们有优势,但是还要不断努力。

富士通的三个高速增长期

中国经营报:富士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高速增长时期?

富士通:富士通的发展也是经历了几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富士通最早是从日本的一个重工业综合公司的通讯部门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司,生产通讯产品,后来通过转型,转移到计算机这个方面,公司得到了高速的发展,这可以说是富士通高速发展的第一阶段。第二是七十年的时候,计算机只有英文系统,而没有日文处理,因此大家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后来富士通首先研发了日文处理系统,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公司一下子超过了原来在日本排在第一名的日本IBM公司,成为第一名。继而我们开始在欧洲和美国开发我们的市场,通过收购、兼并等各种方式,我们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工厂,在全世界提供富士通的产品,80年代我们已经进入全世界,到现在为止,我们为全世界提供统一的客户服务标准。现在是我们的第三个阶段,通过转型,由IT的厂商转变成一个服务公司。

最早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

中国经营报:近20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局面,过去中国被称作是生产的中国,继而转为市场的中国,现在有研发的中国这种趋势,富士通在中国是否也有这样的趋势?

富士通: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它的发展非常快,但是它跟世界上的劳动力、公司的组合还有一段很大的差距,因为中国有很好的劳动力市场,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大家把成熟的产品拿到这里来生产,来寻求更低的产品价格,因此中国是世界的一个制造工厂。比如说家电就是最好的例子,全世界的家电厂商全部都集中到中国来了。那么中国也是利用这些工厂在中国的基地发展起来的,尤其是沿海地区,然后他们具有了购买能力,逐渐形成一个很大的13亿人口购买市场。中国人的购买力逐渐增强,美国人、日本人需要的产品,同样中国人也需要,因此就出现了并驾齐驱的现象。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需要,有很多产品就要研究开发,于是大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研究开发中心。起初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就是为了在中国销售,后来发展到面向全世界市场的客户需求。

富士通始终非常重视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这样说,我们是所有世界知名的大公司中,最早在中国设立的外国研究开发中心的公司,我们成立研发中心以后,其他大公司才相继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中国的研发中心与富士通在日本、美国、欧洲的都是同步的。而且我们在中国的技术研发人员全部都是中国人。

我们的从事研发的人员有二类,一类是真正从事技术方面的研发人员;一类是研究开发管理的人员。在中国每一个研究开发的人员,他们有很好的思路,但是研究是一种思路,往往研究开发的东西不适合市场的需要,那么研发管理就更为重要的,因为研究要投资很高,如果方向不正确,不与市场连接,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浪费。

还有一点,我们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时候,我们不仅考虑自己的利益,同时我们还很重视中国的利益,只有这样我们的研发中心才能得到高速的发展。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百分之百投资的研究开发中心,我们可以提供非常好的研究开发的环境,我们可以高薪聘请中国有能力的人,这样得到好处的只有研发人员自己。我们是通过与中国大学、研究机构共同研发为主,这样共同研发出来的成果,属于中国大学和富士通共有,并通过富士通转变为世界性的产品,大家共同将产品推向市场,大家共享利益。

新闻ID: 2002-05-15
日期: 2002-05-15
公司: 转载:5月13日《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