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Fujitsu

Taiwan

存檔內容

注意:這是一個存檔頁面,其內容可能已過時。

AI時代的生存技能

本系列選取當前熱門的主題進行介紹,該主題選自富士通研究所的資訊雜誌《知識森林》(知創の杜,Chisounomori)。第九個主題是“AI時代的生存技能”。

“AI時代”是指我們與AI共存的時代,而不是對其敬畏或崇拜的時代。有鑒於此,我們必須培養在這樣的時代生存下來的技能,但具體是什麼技能呢?作者在本文中從自身的角度探討了在AI時代生存所需的技能。

關於作者
平野淳
經理,數位服務業務開發部,富士通研究所
平野於2001年進入富士通諮詢部門,並於2007年加入富士通研究所。在富士通研究所擔任現職之前,他作為經營戰略和工作創新顧問服務於分銷和服務行業的客戶,此後,他在安全/保安、環境和海外業務領域開拓了新的市場,並參與了眾多國家政府的專案。
*工作及職位資訊截止至2017年7月28日

我們會被電腦取而代之嗎?

日本自2020年起實施的新課程綱要,很可能會將電腦程式設計作為小學教育的必修課程。據文部科學省(MEXT)所述,其目標是培育電腦程式設計中必備的邏輯思維,事實上,無論兒童未來的職業生涯如何,這都將是一項永久且通用的必要能力*。

簡單地說,讓我引用DeNA創始人、教育專家南場智子(Tomoko Namba)**的話說:“AI的發展被認為在將來可以用AI或機器人替代49%的勞動力,換言之,我們將失去一半現有的工作,那些‘不想被電腦支配’的人應該早日開始學習如何指揮電腦(編寫指令),而教授程式設計是實現學習的一種方式。這不代表政府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成為電腦程式設計師,而是希望孩子能夠擁有對電腦下達指令的技能,而不是被電腦支配著。”

2016年3月,Google開發的AlphaGo以4-1擊敗了世界圍棋冠軍韓國棋手李世石,這一戰震驚全球。在日本將棋中,離我們最近的記憶是,已故的將棋大師米長邦雄(KunioYonenaga)曾在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賽中輸給了將棋軟體Bonkras***。現在,電腦已經可以在圍棋和將棋領域擊敗人類。雖然關於技術

因此,我們現在正處於必須與電腦建立新的關係的時代。那麼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技能呢,尤其是那些將領導下一代的年輕人和兒童?

何種技能是我們必須培養的?

牛津大學副教授Michael Osborne指出,“打字員被文書處理器取代,銀行櫃員被ATM取代,未來能夠存活的工作類型是那些需要創造力和社會技能的工作”,而且“重要的是,不將AI視為一種威脅,而是思考如何使用它和利用它”****。我相信他所說的代表了許多當代知識份子對分工的看法——我們應該把繁瑣的工作和簡單的思維處理交給AI,然後把重點放在AI(可能)不擅長的事情,如需要創造力的工作。

現在來看看,什麼樣的創造力是人類具備而電腦不具備的?我從自己的角度分析了這個概念,得出了以下三個關鍵概念:想法、感性和與他人的互動。

想法

簡單來說,對於想法,我指的是想出一些全新的概念。

AI是很聰明,但沒有數據,便無法學習。如果存在可用的數據,比如數百萬的將棋或圍棋比賽記錄,將這些數據登錄AI供其學習,AI將會在瞬間推論出數百萬種走法,而這是我們永遠無法做到的。在我們想到之前,AI將輕易超越那些花費多年時間研究過往比賽模式的人,而且,電腦不會犯錯。因此,我們可以認為AI將會是優秀的棋手。

然而,AI在遇到未曾見過的走法時會感到困惑。已故的大師米長邦雄就是以一位元方式下棋的棋手。儘管他輸掉了比賽,但也只是輸在由特定將棋限制下的二位元世界的判斷和行動(走法)上。

在日常生活的各種情境中以複雜的方式堆疊在一起。如果在日常生活或商務中,判斷和行動(活動)總是遵循相同的模式,或永遠不變,那麼AI將會學習它們。如果AI遇到一個未曾見過的想法(以及因這些想法結合而形成的活動),那麼AI將不能輕易克服它(贏得比賽),這才是人類仍將有用武之地的地方。一個在工作中能有新想法的人是有價值的,帶來創新、跳脫常規的想法與觀點將是非常重要的。換句話說,這些技能會讓人們感歎:“機器是給不出這樣的想法”。這是人類的獨特處。

因此,積極參與尚未建構數據的新領域,及獨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這使我們能夠處理未知事物,甚至創造未知事物。未知事物並非是一項偉大的發明或創新。在學校、辦公室或日常生活中不斷去創造新的想法,這就是培養自身的創造力。

感性

我們都知道,早期有研究尋找為AI注入情感的方法。例如,Pepper *****,這是SoftBank開發的一個AI,它表現出了情感,可以表現害羞和焦慮,並且會喜歡對它好的人。SoftBank宣稱Pepper是感性的,而這些確實是獨特的情感特徵。Pepper將情感作為一項程式控制而進行輸出,它不具備對事物或事件作出心理反應的能力,也不像人類那樣具有感性******。然而,我相信高度敏銳的感性是創造力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智慧畫師”(Painting Fool)的開發正在進行中,它根據當下的“感受”進行繪畫。它能創造出美麗的畫作,而這些畫看起來像是出自一位擁有卓越品味的畫師之手,但有時候卻畫得不怎麼樣,像是一般普通畫師所畫。這些事例讓一些人相信AI開始擁有創造力。然而,在這個層次上的AI,是無法像畢卡索那樣開創出一種新的藝術流派。畢卡索的畫作是無與倫比,這不僅是因為畢卡索在現實主義繪畫上有卓越的技巧,還因為表現出一種獨特性而被稱為“立體主義”的藝術形式。人類能透過感受而創作出新形態的藝術手法。

感性有著廣泛的應用性,不僅是在美術領域。如果沒有卓越的感性,高品質的業務就不可能出現成長。

與他人的互動

如果不同他人產生互動,那麼人類是無法生存的,而這些互動正是由我們創造出一種新價值的來源。通過與他人互動,我們會勤於思考並採取行動。互動者也會激勵我們,創造出各式各樣的事物。通過社群媒體等,我們正在獲得大量與他人互動的機會,並繼續拓展著我們的潛力和創造力。我們表現出的和被他人以眾多方式激發出的能力是不可能被電腦輕易地取代或超越的。最近對開放式創新和共同創造的關注,正是人們預見到了與他人關係的潛力,這種關注行為同時證明了人類作為社會性動物的本性。人類不斷發展,同時靈活地運用電腦網路和他人的力量。要想理解這一點,我只需要舉兩個例子,一個是wiki“維基百科”,它允許我們搜尋和輸入資訊;第二個是GitHub,它有助於軟體發展。與他人巧妙的互動源於人類的本性,而這保證了我們的創造力。

人類的追求

目前為止,我已經討論了在AI時代生存所需的思想,也就是大腦活動。然而,還有其他的要素需要我們謹記在心——健康和力量。讓我們回到MEXT的小學和國中課程綱要,現行的課程綱要強調“熱愛生活”。按照MEXT的說法,“熱愛生活”包括扎實的學術能力,全面的人格和健康的身體*******。雖然這些術語是教科書式的表達,但我完全支持健康和(身體)力量的重要性。我之前討論的想法、感性和與他人的互動也是基於我們擁有良好的身體狀況,或以此為前提的。順便說一下,電腦是否擁有像我們這樣的身體體驗,如滿足感、渴望感、痛苦、快樂,或是基於其自身健康和心理穩定性或不穩定性,或擁有與我們相同的知識水準?或者對於無機物的電腦而言,這些問題是有意義嗎?********

人類的行為在獲取資訊、評估資訊和採取相應行動之間反覆循環,所做出的判斷都是有機可尋。AI也可以獲取和評估資訊,然後做出相應的行動,但是在因何做出判斷這方面,AI與人類是有明顯區別的,而這種差異來自想法、感性、與他人的互動及前述的身體狀況。這些因素存在於人類思維電路(或“人性”)的複雜配置之中,而這種思維電路對於AI來說則過於高深抽象。因此,我們人類必須不斷改進這些思維電路。

結論:與AI共存的時代

正如我在本文前面所描述的,許多知識份子認為,我們應該繼續進化,同時將進化重點放在強化上是聰明的,而不要過度假設進化可能令我們失去什麼。因此,思考如何使用科技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必須從這個角度冷靜地審視這個AI時代。

在最近出版的《第二次機器革命》*********一書中,作者Erik Brynjolfsson指出,“電腦已經克服了人類智能所受到的限制,其正試圖將人類帶入新的領域。具體仍是未知。”我同意這點。我們已經知道,AI時代是一個我們與AI共同生活的時代,而不是要對它產生敬畏或崇拜。鑒於這一點,我們必須培養在這個時代生存所需的技能。過去三十年來,體育訓練方法已經完全改變,人們在過去習慣進行兔子跳,但現在他們開始鍛煉肌肉。同樣地,我們思考和訓練大腦的方式也將繼續改變。人類應該迎向這樣的改變。

*:引自MEXT網站(小學教學計畫<討論總結>)
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ousa/shotou/122/houkoku/1372522.htm
**:引自南場智子的演講(2016年5月18日在東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的教育IT解決方案博覽會)
***:Yonenaga,K.寫於2012年,《我輸了——關於電腦將棋比賽的一切》,中央公論新社
****:引自發表於“2016朝日世界論壇”的言論,朝日新聞特稿,2016年10月26日
*****:引自SoftBank的產品資訊(Pepper的情感)
http://www.softbank.jp/robot/consumer/products/emotion/
******:《大辭林》(日本詞典)中“感性”一詞的第一個定義:對事物或事件作出心理反應的能力
*******:引自MEXT的網站(“第二章:為了更好的小學和初中教育”,《教育、文化、體育與科技白皮書》第二部分,2007年)
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hpab200701/002/002/002.htm
********:例如,日本的一位頂尖AI專家,東京大學副教授Yutaka Matsuo警告我們,不要把需要自我保護和進行物種擴張的“生命”與對給定目標表現出高度機敏的“智力能力”混為一談,(E-Ai niUbawareruShigoto,《在未來,工作將由AI接管》,特別版,AERA,2015年6月15日,朝日新聞出版社)。本篇文章中的問題傾向於將這兩方面綜合看待。
*********:E.Brynjolfsson等人著(2016年),《第二次機器革命》,日經BP社。